校园网报修热线:2745008

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我校举办安徽城市经济学会2025年年会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5-05-12    来源:      作者:     摄影:      编辑:jmx      审核:      发布:      点击:

5月10日至11日,安徽城市经济学会2025年年会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顺利举办。学校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先柱,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吴华清,安徽财经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加来,蚌埠工商学院副校长汪时珍,合肥师范学院副校长周端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EMBA中心主任刘志迎、安徽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李静等出席开幕式。来自省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两百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王先柱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从学校发展沿革、办学定位及学科建设成果等方面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系统阐述了池州学院在人才培养与地方服务中的实践路径,并就高校如何更精准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出创新性思路。

吴华清回顾学会发展历程及关键节点,表示安徽城市经济学会应进一步发挥平台聚合效应,以服务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根基,着力构建覆盖全省高校经管学科的学术共同体,通过深化区域合作与学术创新,逐步提升在全国城市经济研究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主旨报告环节,北京大学杨汝岱教授以《产业政策的供给导向到需求导向》为题作主旨报告,阐述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认为应推动产业政策从供给侧转向需求侧,以扩大消费为核心,让政府和企业直面消费者,通过市场主导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安徽财经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加来围绕《如何理解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中的“人”》主题,从多学科释“人”,对比传统城镇化,阐述新型城镇化中“人”的主体、全面发展等内涵及相关思考。复旦大学范剑勇教授以《大学的本地溢出效应》为题作报告,通过研究20世纪50年代高校院系调整对城市产业结构、企业生产效率的长期影响,发现其通过知识溢出和劳动力市场提升相关行业就业与生产率,吸引企业聚集。南京大学魏守华教授以《技术-市场-政府三螺旋驱动中国城市发展的理论与机制分析》为题作主旨报告,探索了中国城市发展与西方理论的悖论,提出“技术-市场-政府”三螺旋理论,分析其驱动城市规模及空间结构演变的机制。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刘修岩围绕《新发展格局下长三角技术创新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主题,分析了长三角技术创新一体化的概念、现状与制约,测度其水平与趋势,提出加强顶层设计等对策。中山大学张莉教授围绕《电商平台企业的产业链》主题,结合希音案例,实证研究发现其入驻强化周边纺织服装企业集聚,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促进垂直分工,带来相关启示。

11日下午,年会举行了分论坛小组研讨。与会专家立足各自学校特色或自身研究领域,分享了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最新见解。在研讨环节,点评专家围绕研究问题的重要性、研究结论与理论的创新性、研究文献评述技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及学术论文写作规范性等维度,与汇报者展开深入探讨,结合具体议题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建议与探讨方向。

年会闭幕式由安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周慧主持。闭幕式上还举行了获奖论文的颁奖仪式。本次年会征文共评选出一等奖8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3名。

此次会议围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学术前沿与热点展开深入探讨,与会者在分享研究成果、交流学术经验的过程中碰撞思想火花,获得了广泛好评与高度肯定。

会议由安徽城市经济学会主办,池州学院承办。

(供稿:商学院(法学院)王杰/摄影:宣传部/编辑:胡彬、袁梦成/审核:吴自爱、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