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至10日,安徽省管理学学会2025年理事会议暨“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校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先柱,安徽省管理学会理事长梁昌勇,安徽省社科联学会工作处副处长许宝喜出席开幕式。来自省内外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代表100余人参加会议。

王先柱代表学校向参加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他表示,本次会议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管理创新”主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期待与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业界精英分享最新成果,以学术积淀与实践洞察为学科发展注入新动能;希望借此活动进一步深化校际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加速成果转化,提升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梁昌勇表示,安徽省管理学学会的顺利召开,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管理学正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生成式AI为管理创新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伦理与治理风险等挑战。本次年会主题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希望本次论坛与会专家学者能够深入研讨,为管理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助力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大会特邀了10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
湖北省电子商务学会会长、全国电子商务与法律专业联盟理事长、武汉大学教授张李义在《AI Agent:技术与应用》主旨报告中,系统梳理了大型语言模型发展脉络,阐释了 AI Agent 的概念、技术协议及主流智能体架构,通过对比大模型与智能体的差异,凸显智能体的独特优势。报告不仅探讨了 AI Agent 的未来发展趋势,还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国 AI 发展现状,对中美 AI 发展态势进行对比分析,展望 AI 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志迎以《计算商学—人工智能时代新商科发展趋势》为题,围绕人工智能时代新商科发展展开论述。报告回溯了商学发展历程,分析了第四次技术和产业革命对管理领域的影响,精准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对商科人才的需求变化,提出计算商学概念,并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维度展开探讨。
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张强在《人工智能时代技术中介与劳动价值重构》主旨报告中,聚焦复杂产品敏捷研发、新型敏捷研发架构、生成式敏捷研发技术等关键领域,系统阐述人工智能时代技术中介对劳动价值重构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崔维军围绕《人工智能算法的国际标准竞争》主题,以Polar 码案例及中国标准国际化成果为切入点,分析了人工智能算法国际标准竞争态势。报告通过对比美、日、中 AI 战略,全面展示我国在 AI 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进展,同时对 Llama 与 DeepSeek 系列模型等前沿成果进行介绍。
池州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先柱教授在《房地产市场投资还有多大空间》主旨报告中,从研究背景出发,通过理论分析、趋势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探讨房地产市场投资空间,为相关领域研究与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安徽财经大学二级教授胡登峰围绕《人工智能时代技术中介与劳动价值重构》主题,聚焦智能时代技术中介对劳动价值论的重构,指出智能技术引发劳动对象、主体、价值增殖的嬗变,提出L-D-A 三元异化复合逻辑,通过案例分析对比中欧数据治理路径,倡导生态人本主义范式,推动技术文明转型。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刘家树在《创新链韧性形成机理与协同治理研究》主旨报告中,探讨了创新链韧性,介绍了其形成机理,包括概念、核心能力、结构特征等内容。报告还分析了知识管理、金融支持等影响因素,通过协同治理仿真模拟,提出强化主体协同、选择适配治理工具、加强政策供给等针对性对策建议。
南京财经大学教授倪明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主旨报告中,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梳理了教学工具发展的六个时代及人才培养模式演变历程,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概念,分析其在个性化导师等教育场景中的应用,探讨其带来的师生角色、教学环境等要素变化,明确人机协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吴崇教授在《从信息化到智能化:试论商科课堂教学之改革》主旨报告中,分析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系统介绍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内容重构、资源智能化、方法创新及评价变革中的应用。
安徽大学商学院教授白琳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创新与实践》主旨报告中,分享了安徽大学AI 赋能教学实践经验,介绍了安徽大学在积极组建智能学部、建设教材基地,人工智能与教学融合方面的经验做法。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各位专家学者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同时也是助力学校学科发展,推动校际合作与产教融合,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
(供稿:商学院(法学院)翟荣兵/编辑:胡彬、袁梦成/审核:王文广、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