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报修热线:2745008

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教书育人楷模】杨修菊:默默无言育桃李

发布日期:2022-10-15    来源:      作者:     摄影:      编辑:ymc5513      审核:      发布:      点击: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弘扬人民教师高尚师德,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激励广大教师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学校组织开展了“池州学院2022年度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现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设“教书育人楷模”专栏,宣传其先进事迹,强化榜样引领作用。

杨修菊,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教师,副教授。从教18年以来,在教学工作中注重知识与育人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005至今,先后承担了二十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完全以“教学工作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态度投入工作之中;高度保障课堂教学质量,教学考核结果非优即良,平均优秀率50%以上,2008-2018连续10年获池州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2010获安徽省教育厅“教坛新秀”奖。2018年获池州学院优秀师德典型个人表彰。2020年获安徽省教育厅“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默默无言育桃李——记教学工作

杨修菊一直秉承着教学始终是教育工作的核心的观点。在18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她渐渐形成了注重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注重教学反思和注重实践教学的教学特色。

在2014年上海市教委提出“课程思政”并开展实践之前,杨修菊早已将育人实践贯彻到课堂中:她在课堂教学中挖掘育人元素,把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思想品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的思想方法等方面的内容结合到专业教学之中。在讲问题时事先发掘可能存在的机遇,让学生养成“只要社会存在问题就代表我们有机会”的积极思考方式,从思维方式上影响学生。此外,注重在师生交往之中拓展育人边界。师生关系除了表现在教学环节之中,更多的表现在师生日常交往中。在所授课的班级里,她都会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开展一对一谈心活动,多年来不漏一人。通过一对一的交谈,可以了解学生现存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信任,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育人效果。

在刚刚成为教师的第一年,她养成了每周坚持听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讲课的习惯,揣摩他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反思自己的不足。当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以后,反思的方向转为分析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并由此积极尝试多元的教学方法。毕业多年以后,同在高校系统工作的2008级社工学生钟铁城,对课堂情景教学法依然记忆犹新。因为在课堂上钟铁城常常扮演不同角色,模拟专业社会工作者处理问题的方法,模拟后师生再进行讨论反思,找出不足。反思过后往往会再次演练,以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学期杨修菊都会针对授课班级状况制定专业实践目标,学生分组作业,教师跟踪指导,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一切条件开展实践教学。例如在“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中,开创性地提出了“师生共读”的方法,这方法已经在池州学院连续开展了10年,实践模式日益成熟和完善。具体方法是借助传统文化典籍和经典人文著作,由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通过师生共读、课内领读、校内阅活动、校外公益阅读推广等多种方式,拓展课堂教学,实现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综合素养的教学目标。

一腔热血化春风——记辅导员工作

自从教以来,杨修菊共担任过3个班级的辅导员。对辅导员老师来说,看着学生从刚踏入校门的大孩子到在工作中能够独当一面、取得成绩,心里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没有工作的热情是很难干好的;但是只有热情没有恰当的工作技巧也是不行的。在实际工作中,她始终认为辅导员的最佳境界就是:一腔热血化春风。

辅导员自身要具备优良的品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工作勤奋努力,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化学生。杨修菊用大量的精力与学生打成一片,她认为只有先了解学生,才能承担帮助他们成长、成才的导师。

杨修菊一直鼓励学生自主开展活动——学生活动应该由学生自己去创意实施,这样才能深入到生活中去,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培养志趣。为此,杨修菊所带的班级活动经常是学生自己创意、自己组织,在文风细雨中培养学生的志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因为良好的学风, 她所带的两个班级被评为省级优秀班集体,朱贝多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

杨修菊身为辅导员,她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每个学生的背后其实都是一个满怀期望的家庭,对学生负责就是对几十个家庭的负责。班级管理是需要连续性的,正因为此,在2006年临产期,她并没有选择休产假,坚持上课、坚持自己管理好班级。

随着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关注逐渐加强,大大提升了资助的广度和深度。但是因为贫困生资助制度缺乏合理统一的贫困生认定标准,给辅导员实际操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客观、公正地完成贫困生等级的评议,她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第一,召开申请人所在的寝室分组讨论会,对申请人生活、学习等方面表现进行评估,形成寝室意见。第二,召开班委会扩大会议,由班委和寝室长参加,请寝室长介绍本寝室申请者的评估意见。第三,分别与所有申请人个别谈话。谈话内容涉及到家庭状况、毕业规划和目前主要困难等方面,并请每位申请人自评和互评困难等级。第四、辅导员召开主要班委集中会,最终确定了国家助学金的等级。显而易见,要完成这4个方面,比标准操作要更加费时、费力,但是,通过细致耐心的工作,把资助真正地送到最困难的学生那里。

辛勤的耕耘必有收获:多年来学生无论在校时学习上的问题还是工作后取得成绩、生活上遇到困难,都能够全身心地信赖杨修菊,长期保持沟通。

萤烛之光点亮梦想——记社会公益工作


自2012年始,由“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课程实践教学开展的“师生共读”活动,逐步由校内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工作,发展到校外公益性阅读推广工作。

为促进公益活动的开展,杨修菊推动池州学院“行知阅读推广社”社团成立并担任指导教师。社团开展了很多公益性阅读推广活动,特别是连续4年暑假在安庆望江开展的留守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不仅为乡村留守儿童埋下了阅读的种子,而且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通过社会公益育人,引导学生在公益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在全身心的投入下,相关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影响逐年增强,得到了学习强国、中安在线、望江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平台的报道。

在公益事业中,她还借助国家中级社会工作师等职业资格,义务为地方公益机构健康发展提供专业指导;为培养一线社工,在池州各社区开展专业知识讲座;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工作。教师知行合一的良好示范,不仅为育人质量提供了保障,也为提升池州学院社会影响力做出贡献。

杨修菊很喜欢费孝通先生说的一句话:“凡是我双脚踏过的地方,都盛开着芬芳的玫瑰。”

教育工作就是一种耕耘,哪怕是面对曾经杂草丛生的土地,教师也可以通过辛勤的工作,让更多的玫瑰盛开;教学也是一种播撒,教师播撒知识、爱与希望,待到春光灿烂时,自有满园芬芳。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 党委宣传部/编辑:袁梦成/审核:黄海生、朱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