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部署,提升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质量,增强广大学生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素质,我校于2020年5月20日到6月20日举办了第十五届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并于6月21日到25日对活动成果进行集中展示。
本次活动以心理抗疫为主线,目的是增强大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学生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保健技巧和心理健康水平。结合疫情防控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办的活动以线上为主,由“线上打卡”、“线上赏析”、“线上作品征集”、“线上交流”、“线上辅导”等形式组成,活动内容涵盖健康打卡、温暖系列分享、心理成长线上交流会、抗疫歌曲演唱比赛、心理影片赏析、心理培训、心理讲座、最美网课笔记征集、抗疫心情日记征集、抗疫才艺秀作品征集、美丽家乡秀作品征集、心理好书分享、心灵漂流瓶活动、心理知识竞赛、班级心理主题云班会、心理健康排查等,多方位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成长。同时,活动还专门针对毕业班学生开展了求职心理辅导讲座、返校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辅导等。
活动面向全校学生,自愿报名类活动参与人数达6000多人次,同学们积极踊跃参与各项活动,在活动中与学校和同学进行情感联系,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他人,从不同角度重新看待疫情之下的学习、生活和生命,也通过这些活动排解了疫情带来的压力,使自己更加放松,更加自信,更加乐观和豁达,展示了我校学子在疫情期间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良好风貌。参与活动的同学们表示,这些活动让自己感受到了学校对广大同学的关怀和重视,通过活动中的交流,感受到疫情面前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而是全校师生万众一心一起在共同抗疫;生命教育的心理影片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宝贵,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各种线上分享活动也让自己重拾朝气和活力,欣赏了其他同学的网课笔记和分享的书籍语录也让自己看到了同学们都在努力学习和上进,激励自己更加积极地去适应疫情形势下的学习和生活;心理讲座和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也使自己更加重视心理健康,增强了自己的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保健技巧,提高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毕业班学生也表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兼职咨询师俞念胜博士主讲的《疫情影响下毕业生求职心理困惑应对》讲座,既有入木三分的求职心理分析,又有极具操作性的择业技巧指导,还有如何提升职业素养的经验介绍,更有关于生涯规划、人生理想和生命价值的深层探索,使人深受触动,能帮助毕业班学生更好地了解疫情影响下的就业形势,更好地应对就业压力、舒缓不良情绪,进一步帮助自己顺利毕业、尽早就业。
此外,大学生心理协会和各二级学院也结合专业特点面向本协会和本院学生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大学生心理协会开展了“‘宅’言‘宅’语常沟通,抗疫疫情系亲情”活动,艺术与教育学院开展了“抗疫心理海报绘制”“健康乐分享”“我想对我说”活动,外国语学院开展了“疫情宅在家,解锁新技能”“陪伴,疫情期间最美的收获”“疫情标语齐征集,心理调适共努力”活动,地理与规划学院开展了“爱的语音”“爱的瞬间”活动,文学与传媒学院开展了“你好,小确幸”幸福21天打卡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了“守护心灵促成长,决战疫情渡难关”活动,商学院开展了“健康生活齐参与,写意生活齐享受”活动,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开展了“你的心声我来倾听”“晒晒我的幸福”活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开展了“手语心愿,疫尝温暖”活动,体育学院开展了“迎接‘心’挑战,健康‘疫’起跑”活动,机电工程学院开展了"回顾疫情,诉说心情"的活动,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开展了“'疫'心分享,相伴有我”活动。
本次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从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要出发,加强人文关怀,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形式开展活动,引导学生重视身心健康,学会充分利用线下的家乡、家庭、家人和线上的同学、好友、老师等心理资源,采用多种活动方式,更好地调适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扰,更加轻松、积极、自信地开展疫情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形成积极阳光、理性平和、自尊自信的健康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