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发挥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近日,池州学院与安徽师范大学路丙辉名师工作室组织开展思政课集体备课活动。
活动以“示范课堂展实效、互学互鉴促提升”为主线,通过示范教学、科研讲座、专家研讨等环节展开。

在示范教学展示环节,安徽师范大学龚伟老师、范敏老师、沈燕培老师分别围绕相关主题进行了精彩地教学展示。
在科研讲座环节,安徽师范大学路丙辉教授以“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的四维密码”为题作专题报告。报告围绕选题、形式、内容与支撑等四个方面,系统解析申报书撰写的核心要义,强调尤其要精选高水平前期成果、权威文献及国内外前沿资料,强化课题的学术积淀与创新潜力。
在深度研讨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鲍红信认为,思政课质效的提升要着力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以现实关照引发学生共鸣,用“中国之治”回应青年学生关切的“时代之问”;二是以话语创新活课堂,善用“网言网语”“青言青语”推动教材话语转化,让党的创新理论从指尖走入学生的心间;三是以情感浸润促转化,通过沉浸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与互动研讨,推动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向“主动求解”,让思政课既“润心田”更“铸魂脉”。
本次跨校集体备课活动,践行了“大思政课”建设理念,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搭建了共研教学之道、共谋育人之策的平台,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下一步双方将围绕课程建设、师资培养、资源共享等领域开展常态化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蔡圆寒、余芳芸/编辑:袁梦成、周庆庆/审核:鲍红信、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