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5个“5・19中国旅游日”来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倡导文明旅游新风尚,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团委、旅游管理教研室、学生第二党支部联合池州市博物馆,于5月18日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主题系列活动。活动以文化为根基赋能旅游,以实践为桥梁深化育人,引导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展现出文旅融合发展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茶香沁校园,趣味启新知
5月18日上午,研学旅游研习社联合2024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园内掀起一场别开生面的“锦绣山河・美好旅程”主题宣传活动。活动以“茶文化体验”为切入点,现场茶香四溢,祁门红茶的醇厚、九华黄精茶的甘润,让师生们在氤氲茶香中,深刻领略中华传统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活动现场还精心设置了趣味旅游知识问答、景点谐音猜谜等互动环节,巧妙将旅游文化知识融入游戏之中。生动有趣的形式吸引了近百名师生积极参与,欢声笑语间,不仅有效普及了旅游文化知识,更极大激发了青年学子探索地方文旅资源的热情,为校园文化注入了鲜活灵动的色彩。

诗韵传杏村,志愿显担当
同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走进杏花村文化旅游景区,开展“诗钥扣唐韵,片笺寄杏香”主题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与创意灵感,设计定制了特色池院钥匙扣、手绘明信片等别具一格的文创产品,将地方文化特色与艺术创意完美融合。活动中,通过“唐诗填空挑战”等环节,带领游客穿越千年时光,沉浸式感受“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唯美意境。此外,志愿者们还积极投身文化讲解、景点咨询、游客引导等服务工作,以专业、热情的态度服务地方文旅发展,成为景区内一道亮丽的青春风景线。

探寻非遗魅力,传承千年匠心
学院学生志愿者团队走进池州市博物馆非遗文化展厅,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寻根之旅。展厅内,傩戏面具造型奇特、工艺精湛,青阳腔戏曲韵味悠长、婉转悠扬,在非遗传承人的生动讲述下,池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一一展现在同学们眼前。参观过程中,学生们求知若渴,积极提问,与讲解员就非遗保护与活化路径展开深入探讨,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认知紧密结合,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云端瞰华夏,光影话发展
18日晚,学院学生会策划的“航拍中国”主题观影活动在多媒体教室举行。随着震撼的航拍镜头缓缓展开,长城的雄浑壮阔、敦煌的神秘悠远、九寨沟的秀丽奇幻等国家地标的壮美风貌尽收眼底。同学们以“云端视角”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结合专业所学,围绕“科技赋能文旅传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等热点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思维碰撞,不仅拓宽了行业视野,更对旅游创新与文化遗产保护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此次“5・19中国旅游日”主题系列活动紧扣时代主题,立足学院学科特色,创新融合“文化体验、志愿服务、科技探索”等多元形式,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未来,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将持续深化文旅融合实践,引导青年学子积极争做中华优秀旅游文化的传承者、文明旅游理念的践行者,以青春之力讲好中国故事,为赋能地方文旅高质量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供稿:旅历古尚/编辑:郭甜甜、何夏添/审核:杨祖勇、袁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