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下午,按照省教育厅和学校部署,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协调下,全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大学生1万多人通过网络平台同步收看了“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的第二场“同上‘新中国史’思政大课”教学视频直播,并在教室、图书馆和宿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雪超博士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志丹博士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肖存良博士以新中国建设与发展为主题,分别进行了精彩地讲授与理论分析。
收看教学视频后,广大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开展了热烈地学习交流。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叶三梅说:“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们要以时代为己任,坚持把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大学生要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中国正在“强起来”,我们应该用共同行动去回应我们国家,为谱写新时代华彩乐章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李艳说:“‘党史大思政课’是对学生的教育,也是我们思政课教师的难得的一次学习。作为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学习党史,提高理论和科研水平,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三个为什么’,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2020级电子商务专业的彭学雨同学说:“收看了“新中国史”思政大课后,我感到自己很幸运地出生在21世纪。我们是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新一代人。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贫困落后,到现在全面消灭贫穷走向繁荣。是党和国家不断地创新制度、制定方案,带领全国人民致力建设和发展,这是党和人民艰苦奋斗的光荣史”。
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张璇同学说:“通过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千真万确事业。要实现这个目标和任务,必须以纪律规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统一全党的意志和行动,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的充地发展”。
2020级机械制造专业509寝室的同学一致认为,我们今天观看了“同上党史思政大课”,收获颇丰。可能在这个时代的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根本无法想象,我们在政治课上死记硬背的那些我们自己根本不相信的东西,曾经真的被一群人当作毕生的理想信念去奋斗和牺牲。从建国初的一穷二白,到今天我国常年稳定在世界第二经济体的位置,这是无数前辈辛苦付出而谱写的灿烂华章。这期间形成了数不胜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比如说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这些精神虽然看起来很多,可是这都是无数人实实在在的汗水甚至鲜血切切实实浇筑出来的。历史的最好的教科书,我们今天共同回顾了中国新中国的光辉与苦难,今后更应当继续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一句句真切的话语反映了大学生们共同认识:新中国史是一段峥嵘、奋进、辉煌的历程,蕴藏着党和人民一代代奋力探索的艰辛和智慧,是弥足珍贵的精神瑰宝。通过这段历史的学习,使大家对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吾辈青年誓将爱党、爱国的红色基因接力传承,担起时代之责,走好发展之路,全身心投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编辑:纪拓/审核:周佩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