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下午,学校在行政楼北三楼会议室召开家风文化建设研讨会。校党委书记孙晓峰、党委副书记崔国发出席会议。东至周氏家风文化研究会成员和我校宣传部、教务处、科研处、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艺术与教育学院、皖南民俗文化研究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校家风文化研究中心成员、家风文化项目课题组成员参加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副院长叶三梅主持会议。
会议认真审议了家风文化研究中心和校家风文化实践基地今后三年的发展规划与年度发展目标,并就家风文化实践基地的共建、家风文化研究会的共办、家风文化研究的新方向、加强家风文化研究的队伍建设、相关课题的研究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东至周氏家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周胜良介绍了东至家风文化研究会的近期工作,并就校地联合召开第二届家风文化研究会暨纪念周馥逝世一百周年座谈会以及合编家风文化教材等事宜进行了交流。
崔国发强调,家风文化建设是学校工作的特色和亮点,后续家风文化建设要利用好池州的优秀家风文化资源,强化理论指导,扎根池州大地,开拓文化视野,打造实践平台,树立精品意识,争取多出优秀成果。
孙晓峰指出,家风文化建设是新时代的重要课题,具有独特的价值,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家风建设”讲话精神的直接体现,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抓手。学校加强家风文化建设目的在于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扎根池州大地,服务地方、服务社会、服务学生,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为此,他提出六点意见:一要从更高的站位、更宽阔的视野来认识家风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二要系统总结前期家风文化建设的成果,进一步凝练特色打造亮点;三要进一步明确家风文化建设的方向、目标、思路和重点;四要精心打造家风文化研究团队,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五要加强校地合作,建好家风文化实践基地,实现共建基地的池州全覆盖;六要面向大众、面向社会、面向师生,实现家风文化建设的公益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编辑:纪拓/审核:周佩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