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美丽乡村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本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调研美丽乡村建设情况,2018年7月10日至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实践团队赴黟县宏村镇塔川村就美丽乡村建设和发展的相关情况进行调研,重点调研当地贯彻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所开展的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在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先后与塔川村政府人员、宏村政府人员举行座谈,政府人员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我们在座谈会上向其说明来意,并提问美丽乡村建设政策和成就,政府代表就本地实际情况对我们的问题做出详细解答。从他的回答中我们得知,因距离宏村景区较近,受到宏村辐射,塔川村近两年对本地旅游业进行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村庄主要产业向旅游业靠拢,政府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渐完善,解决了村民的日常用水问题,道路硬化面积增加。除此之外,政府人员还给我们提供了纸质材料,其中包括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政策,取得的成果,以及将来的建设规划等,这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让我们对当地发展政策有了更直观的印象。 
此次实践活动,对村民采访和问卷调查是主体部分,我们前往塔川村景点及周围地区,宏村镇镇上,对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访的人群中,老年人和中年人占大部分,问卷内容以村民对政策的看法和当地政策落实情况为主,在发放调查问卷的过程中,同时以聊天的形式和他们进行交流,村民们很热心地解答了我们的问题,从自己的角度讲述了对政策的看法与当地政府在决策和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在和村民交谈的过程中,我们也对当地农家乐产业进行走访,发现即将进入旅游旺季,不少人开始对自己家进行装修,迎接游客,本地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农家乐产业提供了机遇,发展前景较好。 我们来到协里玫瑰园,对当地产业发展进行实地观察,由于种田收入较少,造成劳动力流失,土地荒废,后来村民将土地承包给公司,公司在原先的土地上种上玫瑰作为产品原料,再以每亩500斤稻子按国家收购价折返给农户。 一周的调研实践,马克思主义学院石珉和桂百桢两位老师全程带队指导,虽然天气炎热,较为辛苦,但团队克服困难坚持下来,纷纷表示获益良多,这也是团队成员的第一次暑期社会实践,给队员们提供了宝贵经验,此次经历,每位成员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及社会实践经验都得到了提升,这些必将成为大学学习生活中的宝贵财富。相信每个成员都能吸取此活动的经验,成为称职的新时代大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