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 | 教务管理 | 学校公告 | 媒体池院 | 普法宣传

马克思主义学院

师资队伍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教学科研 >> 师资队伍 >> 正文



孙晓峰
发布时间: 2019-10-15            点击数:

孙晓峰,男,安徽怀宁人,博士,教授,硕导,安徽省高校教学名师。现任池州学院党委书记。国家人社部、教育部职业教育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职成教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区域经济与特色文化等。

近些年来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课题、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人文社科项目、重点教研项目、高教振兴计划重大教改项目、思政专项课题等10多项;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国高教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精神文明导刊》、《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江淮论坛》、《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重点报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获得第五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著作奖、全国行为科学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安徽省思想政治教育专著论文评选一等奖等。

一、学习、工作经历

(一)学习经历

1981.9——1985.7安庆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

1989.9——1992.6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安徽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课程研究生班学习

1997.9——1998.6中共安徽省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脱产一年)

2005.9——2011.12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

2008.3-5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第50期市厅级干部培训班学习(脱产)

2011.9-11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第55期市厅级干部培训班学习(脱产)

2017省委举办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培训班

2017-2018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举办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讨班第1、6期

(二)工作经历

1985.7——2007.8安庆师范学院(现为安庆师范大学)工作,先后任办公室秘书、副主任,宣传部长兼统战部长,组织部长(其间2003.2——2005.8挂职担任中共怀宁县委副书记),党委委员、组织部长

2007.8——2016.4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工作,任党委副书记、院长

2016.4——2019.8 池州学院工作,任党委副书记

2019.8——现在 池州学院工作,任党委书记

二、课题项目

1、教育部2016人文社科项目教育部示范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重点选题)《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教学建议》(项目批准号:16JDSZK026)

2、2016-2018安徽省高教振兴计划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改革计划立项建设项目《弘扬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思政理论课名师工作室》(项目批准号:Szzgjh1-1-2016-32)

3、2018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重大教改研究项目《基于科学、人文、艺术、美育融合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2018jyxm0636)

4、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科教扶贫与安徽新农村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AHSK05-06D63)

5、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近现代安徽名人与皖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项目批准号:2006SK258)

6、安徽省教育厅思政建设工程专著资助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机制创新的理论与实践》(项目批准号:2012-2013SZKJG6-8)

7、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研项目《高校科学人文艺术教育的融合与培育社会主义和谐人的实验研究》(教[2010]1476)和《高校德育与专业教育融通的方法和途径研究》

8、安徽省教育厅党建和思政项目《高职新生个性心理特点及其教育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009sk573)

9、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专项项目:《“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高职文化研究》(皖思研会[2012] 2号)

10、安徽省高教振兴计划2013年重大教改项目《帕累托改进理论下皖江城市带高职院校教学资源跨校整合优化研究》(项目批准号:2013zdjy161)

11、安徽省高教振兴计划2014年重大教改项目《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分赛点赛事组织与实施》(项目批准号:2014zdjy214)

12、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负责人(2010年立项、2014年验收获“优秀”)

13、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9)

三、论文著作

(一)论文

1、坚持人文导航技术扬帆打造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第5期

2、皖江城市带高职院校教学资源跨校整合优化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3期

3、当代大学生思想困惑与高校立德树人路径探索,《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第10期

4、新时代高校党委提升全面领导力的路径选择,《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年第12期

5、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难点与对策,《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第7期

6、The index system establishment and demonstration of manage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ments in Computing Technology (IJACT) ISSN 2005-8039(EI收录)(一类)

7. Multielement interaction system and network model of moral education establishment in school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Business Intelligence ISSN 1865-0929(EI收录)(一类)

8. Cultivating inovative quality in the university history teaching,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aching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 ISSN 1867-5662(EI收录)(一类)

9、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bout Moral Education Evalu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Service Sciences(AISS). 2011, 3 (12).(EI核心期刊)

10. Multielement interaction system and network model of moral education establishment in school. 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Business Intelligence(IBI2011).(EI收录)

11、The Construction of advanced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icteristics in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IEEEICAMS2010》(July9-11)(EI收录)

12、TheResearch of Universities Cuitural Moral Education and Moral Breeding Culture under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ICMSIE2010》(December17-19) (EI收录)

13、找准方向推进高职教育区域化发展《中国高等教育》2011第17期

14、高校德育管理机制构建与程序设计《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11期

15、《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德育与德育文化探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5期

16、《基于伦理法则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江淮论坛》(二类)2009年第1期

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高校德育创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二类)2009年第12期

18、《关于高校中层干部提高抓落实能力的思考》《教育前沿》2011年第10期

19、培育时代新人与提升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度——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精神的思考《池州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

20、传承弘扬优良家风培育造就时代新人——关于家风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的思考与实践《池州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

21、区域创新文化与高职职业道德教育创新《宿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10期

22、打破界限壁垒推进地方院校人文社科协同创新,《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第2期

23、站位新时代践行新思想展示新作为书写新华章——让十九大精神在我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池州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2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25、高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点与路径《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

(二)著作

1、安徽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机制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中西方高校德育管理比较研究,安徽科技出版社2014年版

4、高校领导体制与干部管理,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为有源头活水来——安庆文化名人录(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

6、高校德育创新与和谐校园建设(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南(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科学人文艺术知识读本(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当代大学生党建工作新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

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现代秘书理论与实务(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四、获奖情况

1、安徽省高校教学名师奖(2009)

2、安庆市政府特殊津贴(2010)

3、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

(1)《高职学生“教学做”合一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获得2008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高职科学人文艺术融合的素质教育工程理论与实践》,获得2012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3)《安徽省高职教育集约化发展研究》,获得2013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题,获得2008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5)《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得2010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4、论文、著作获奖

(1)《虚拟社会人的行为变化特征及其控制机制研究》论文,获得全国行为科学联席会2012年会暨第二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二等奖

(2)《“以德治国”思想与高校德育建设》,获得全国高校思政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奖

(3)《新形势下加强官德建设的意义与途径》,获得安徽省高校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4)《高校领导体制与干部管理》,获得第五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著作奖

(5)《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探微》,获得安徽省高校(2004-2010)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论文评审一等奖。曾入选中宣部、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考资料(2008年第6期)

(6)《试论多党合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获安徽省统战理论研究论文三等奖

五、获得荣誉

安徽省高校教学名师,安庆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安徽省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安徽省教育系统“比翼双飞好夫妻”。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封二人物风采专门介绍(2012年第7期);《教育与职业》人物专访(2014年9月第25期);《教育前沿》封面人物(2007年第6期)。

六、兼职情况

全国职业教育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安徽省行为科学学会副会长,安徽省职成教学会副会长;安徽省社科联第五届委员、发展战略研究会理事,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安徽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机制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1、本书简介

本书系安徽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程教师教研专著出版资助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机制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的最终成果。2013年9月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出版并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后受到学术界、理论界及高校师生的肯定和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分别被中国知网、中国教学科研网、超星图书馆、万方数据库等收录。同行专家认为,本书选题具有现实针对性和重要意义,许多观点具有超前性和创新性,提出的对策具有可操作性,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具有指导作用。本书一些观点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体系创新研讨会”和第六、七、八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高层研讨会”上,得到多位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2、内容提要、特点、理论贡献及社会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政课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改革发展稳定的现实问题、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的重要职责。本书在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管理相关概念和关系进行理论界定的基础上,阐释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管理的理论基础与主要原理,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价值目标与衡量标准及机制构建的原则,构建了包括决策调控、运行整合、协调互动、考核评价、监测预警、保障动力、激励约束、自我教育、整体育人等机制在内的机制体系框架,着重就机制运行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从理论、实践、制度等层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创新实践路径和可操作性对策。

本书选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坚持问题导向,能够发现思政课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颖的观点、独到的见解;能够通过对教学管理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原有的教学管理理论提供新的例证,不断地加以完善。学理性、原创性、逻辑性强,学术规范,论据充分,论证严密,理论上有一定创新。

本书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理论界及高校师生的肯定和好评,在“全国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体系创新研讨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高层研讨会”上,得到多位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1© Chi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安徽省池州市教育园区  

联系电话:0566-2748867             Email:szb@czu.edu.cn